【三種模式,一次滿足】你有聽過訂閱式電商嗎?沒有的話,現在讓你聽聽看

*文中提及之品牌皆不代表作者或企業立場,純屬舉例使用


全球電商熱潮發展到2017年,中國市場漸趨白熱化、龍頭紛紛進軍布局東南亞;各路平台夾擊下,正在經營電商平台的你可能會問,怎樣才能殺出一條新路?
如果說,其實這些平台們可以被歸為不只一種,而且運作機制還有模式可循?會不會其中一種有可能成為你的killer function?以下就來說說,發展至今,電商平台大致可分成哪三種、哪些功能是你可以bring back參考的?
由於網路發展、社群生態的改變,進而影響到消費者怎麼做選擇,因此造成以下三個電商種類的演進:



I. 交易型電商


不用說,你我最熟悉的 Amazon、京東、淘寶等等,屬於第一類交易型電商,可能你耳熟能詳的龍頭都是。這種的好處是什麼都賣,什麼都不奇怪;壞處當然就是挑選的時間成本高和不夠精緻的用戶體驗。




消費者進到交易型電商網站的目的很明確,就是要買特定物品,因此他們對廣告會有戒心;對不相干的資訊則視而不見或覺得干擾。(馬雲在五個新當中也提到,廣告干擾極可能是電商將來消失的原因之一)

再者大家回想一下這種平台的介面——茫茫商品海遍尋不著你要的,琳瑯滿目擠到不能再擠。
好不容易找到想要的商品種類了,一下子搜尋結果出來好幾十個同類品項,怎麼可能一個個詳細看過,只好直接用價格、評價、爬文CP值快速過濾…
這種情況下,不僅平台上勝出的幾乎永遠是那些天生麗質的商品(性價比本來就高,或在其他社群已經有一定知名度);而且消費者搜尋這些熱門商品時,前幾名往往都是導到這些基數夠大的龍頭平台。很理所當然的概念是,此時想切入發展電商網站,大眾化平台只會走入死胡同。

沒關係,既然交易型電商如此讓人絕望,let it go。人生還是有希望,勿以眾小而不為,譬如你可能因為一次團購,開始習慣到主攻零食、生鮮的i3fresh買東西,剛好需要採買的食材也都在上面找得到;下次當你想到零嘴和生鮮,也許第一步就是上i3fresh看新品,不需要再Google搜尋連到其他購物平台慢慢找。(注:i3fresh並非訂閱式電商,此處僅為舉例,若滿足特殊族群需求,依然能與大平台匹敵)



II. 訂閱式電商





訂閱式電商的出現,來自於你問自己這兩個問題:
你會怎麼把網購者分群? 消費者有哪些「還沒被解決的問題」?

以丹麥生鮮電商代表Aarstiderne為例,他們家的招牌食材箱,不僅幫人們增加選擇、節省時間,還依照「低卡族」、「忙碌速食族」、「法式煮義」等不同需求分成十幾種,人數、訂製頻率也可自由調整。
最後提一下訂閱電商還細分成2類,補充式發現式訂閱
補充式以客製化不同需求的set為基本單位,定期幫訂戶補充如刮鬍刀片、衛生棉等週期性的消耗品;發現式則更像附加服務,幫會員定期篩選推薦商品,自動寄送給已訂閱的客戶。



III. 內容電商



最後則是近期蓬勃發展的經營模式—「內容電商」。自社群直播、網紅興起影響而崛起,譬如大陸彩妝電商「小紅唇」直接將直播內容以瀑布流呈現在電商首頁,透過明星或素人的第三方推薦,分享對彩妝保養的觀點或商品使用心得。





在愉悅交流環境下,適當置入商品訊息,和一般交易型電商對消費者產生的效果差異及背後推論,這邊幫大家整理出兩大類:


(1) 心態:被動v.s主動


比起交易型電商最大的不同就是,使用者甫進入內容平台,並非抱著購物心態,他們只想聽聽看「另一個人的觀點或心得」。既然沒有預設心態,代表使用者對商品資訊的過濾強度、和對廣告的排斥程度,減弱許多;此時的消費者更容易被新資訊說服或影響。相反的,如果是進入交易型電商,目的很明確要購物某項物品,此時就很容易忽略不相干的商品資訊。


(2) 影響因子:更感性v.s更理性

在解釋影響因子之前,我們先模擬一下使用者逛交易型電商和內容電商面臨的情境。前者一滑看到好多同種類、不同品牌的商品,因為想盡快買到標的物,於是開始比較品牌、價格、分期、配件、現金回饋,哪一個最划算;這個情境我們叫做「聯合評估」。
後者單純是好奇或想了解其他人的觀點或使用心得,無意間可能聽到一個自己有興趣的商品,由於當下沒有其他可參照比較的項目,如果價錢不造成負擔可能就敗下去了;這個情境我們叫做「單獨評估」。

這樣的結果也有人做過研究證實,幫大家總結:


聯合評估:

當人們從多個選項中做抉擇時,容易忽略主觀感受,更在意量化指標的比較。


→ 若要在大平台銷售商品,務必注意呈現出的量化指標是不是對自家品牌有利 ;)



獨立評估:


若眼下沒其他選項能比較,人們將著墨更多於感性層面。此時非量化指標的優點浮現,影響消費者的決策。


→藝文或新潮商品更建議讓消費者在內容平台觸及,內涵層面的價值更容易被看見,購買機率也大於在交易型電商上架。




本篇輕量級乾貨即將告一段落,最後總結不同成長階段的電商業主可供參考的建議給大家;也別忘了前面提到的2種訂閱式電商、直播內容為電商導流等,一樣能夠作為平台特色定位的考量選項之一。



大型電商


針對平台上較難銷的高單價非必需品,運用視頻或圖文內容,提高該產品的關注流量。


中小規模/新創電商


千萬不要什麼都賣。確立自己鎖定在哪個利基市場、幫助消費者解決什麼問題,只聚焦在能提供特殊價值給消費者的商品或服務,走小眾、高轉換率、高黏著度。




希望以上內容整理對大家有幫助!塔圖廣告/電商趨勢中文專欄,我們下次見囉!對東南亞電商/廣告趨勢有興趣的人,也歡迎到我們的英文粉專 Tagtoo (預設) Southeast Asia逛逛,看過我們的觀察網誌也可以留言或私訊給回饋唷!




參考資料:

《内容電商時代,不得不了解 “消費者偏好” 的4種變化》
《電商營運新模式,定時定額買服務的「訂閱制」》
《挑戰超級市場!丹麥訂閱式農業電商時鮮年成長30%》
《訂閱式電商模式,如何找到屬於你的利基市場?》
《「直播+電商」是不是下一個電商經濟的風口?》

Abao, JiunYi Yang

:)

More About Me